P产品分类RODUCT CATEGORY
随着集成电路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作为其核心材料的硅片向大尺寸趋势发展不可避免,8英寸和12英寸硅片已成为集成电路硅片的主流产品。目前,国内陆续出现了多家企业投资8英寸和12英寸硅片生产。面对如此局面,业内专家表示,在发展路径上,国内硅片企业应优先提升技术水平,待技术成熟后再扩大产能,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大硅片需求量大
近年来,由于智能手机、IoT、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致使各类集成电路产品需求不断增长,相应的,硅片的市场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根据Gartner的数据,预计到2020年,硅片市场规模将达110亿美元。前5家硅片生产商(日本信越、日本SUMCO、中国台湾Global Wafer、德国Siltronic和韩国LG Siltron)占据硅片市场94%的份额,在12英寸硅片领域,前五家厂商更是将这一数字提高到了97.8%。
根据芯思想研究院的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12英寸晶圆制造厂装机产能约60万片,8英寸晶圆制造厂装机产能约90万片,更是带来了对大硅片需求的增加。赛迪智库集成电路所集成电路制造研究室主任史强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一组数据,在12英寸硅片方面,目前国内的总需求超过50万片/月,在现有产线扩产和13条在建产线的需求预期的驱动下,未来两年,国内市场需求将出现成倍增长。在8英寸硅片方面,国内需求约90万片/月,在建产线仍有超过20万片/月的需求空间。
据国内机构预测,到2020年,国内对12英寸大硅片需求将增加到105万片/月,对8英寸硅片需求将增加到96.5万片/月。而现况是,目前8英寸硅片国内市场占比较小,12英寸更是接近空白。“8英寸方面,国内在衬底片、外延片方面已形成较高的国产化能力;12英寸方面,虽然已经有多家企业已展开布局,但受限于技术能力和产量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史强表示。
国内企业发力
近两年,国内掀起了一股集成电路硅片建设潮,上海新昇、浙江金瑞泓、中环、宁夏银和、郑州合晶、上海超硅……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名字成为各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今年1月下旬,总投资110亿元的年产480万片300mm大硅片项目落户嘉兴;今年年初,中环半导体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5.57亿股,募资金额不超过50亿元,用于公司“集成电路用8英寸、12英寸半导体硅片之生产线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相信未来国内硅片产线建设的报道仍将此起彼伏。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信息部副主任刘伟鑫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截至2018年年底,按各公司已量产产线披露的产能,8英寸硅片产能已达139万片/月,兴建中的产能达270万片/月;12英寸硅片产能28万片/月,兴建中的产能达315万片/月(上海新昇半导体30万片/月,浙江金瑞泓科技10万片/月,中环半导体15万片/月,西安高新/京东方30万片/月,宁夏银和半导体10万片/月,郑州合晶20万片/月,上海超硅30万片/月……),如果都能如期开出,单纯从产能数据来看,完够满足下游用户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企业在大硅片领域的布局十分必要,因为只有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才可能逐步抢占市场。赛迪智库集成电路所所长王世江表示,如果按照现在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视程度,从长远看,作为配套的大硅片未来仍会有大量需求。“只要有市场需求,就会有企业愿意做。”王世江表示。
优先提升技术水平
巨大的市场需求让国内企业在大硅片生产领域跃跃欲试,但同时也考验进入者的耐心和决心。王世江告诉记者,国内企业目前正处于布局阶段。从建厂到硅片生产,要有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而硅片生产出来后,还要进行验证,要进行小试、中试、大试,这个验证过程,行业专家认为至少要3到5年时间,之后才能开始批量供应。
现在很多资本愿意投资半导体产业,在大硅片领域也不乏资本的影子。王世江认为,这应该是件好事,大浪淘沙,总会留下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硅片制造企业。但对每个投资商来讲,面临的风险依然不小,真要取得成功,技术、资金和决心,缺一不可。
大硅片生产技术在硅材料纯度、材料切割、打磨等加工过程的精度方面具有很高要求,因此,对于国内硅片生产企业来说,要逾越很多技术壁垒,包括“大直径、控缺陷、精抛光和少杂质”。史强认为,国内大硅片产业要取得突破,应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国内硅片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品质控制方面仍有待提升,硅片特性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和国外供应商还存在相当的差距。追赶国外厂商技术还是要在know-how上加强积累。二是国内硅片企业的原材料仍有很多需要进口,后续应进一步加强上游原材料的研发和供给合作。三是应紧抓硅片供应紧张的窗口期,在已形成技术能力的产品线扩大产能,提升对国内制造企业的供给。刘伟鑫建议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适当并购,整合资源,集中攻关。
王世江认为,前几年国内太阳能多晶硅的突破路径值得借鉴,尽管二者在技术难度上不可同日而语,但仍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他表示,当初国内太阳能多晶硅产业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就是强调让用户“用”,在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进行技术迭代,并逐渐完善。而一旦技术突破后,发展会很快,会不断从低端向迈进。“因此,让用户愿意用国产硅片是产业发展的保证。*从0到1%或5%,时间会很长,但从5%涨到50%,周期会很短。我认为,我们有这样的能力,因为制造业集中在中国。”王世江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公司新闻荣誉资质产品展示
地埋电缆故障测试仪 通信电缆故障测试仪 高压电缆故障测试仪 电缆故障测试仪 带电电缆识别仪 高空测试钳 氧化锌避雷器直流参数测试仪 蓄电池组负载测试仪 变压器变比测试仪 接触电阻测试仪 数字接地电阻表 漏电开关测试仪 动平衡测试仪 便携式直流高压发生器 绝缘油耐压测试仪 护套式电加热器 数字双钳相位伏安表 开关柜通电试验台 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 交直流阻容分压器 继电保护测试仪 互感器综合测试仪 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 绝缘靴手套耐压试验装置 三相电能表效验仪 智能回路电阻测试仪 直流双臂电桥 手持式局部放电检测仪 高压验电器 绝缘杆 绝缘垫 拉力试验机 高压无线核相仪 氧化锌避雷器测试仪 高压试验变压器 局部放电检测仪 高低压开关柜通电试验台 绝缘油介质损耗测试仪 高效真空滤油机 避雷器放电计数器测试仪 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仪 SF6气体抽真空充气装置 变频串联谐振交流耐压装置 小电流发生器 接地电阻测试仪 蓄电池活化仪 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测试仪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 超低频交流耐压试验系统 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仪 环网柜核相仪 灰密测试仪 接地导通测试仪 绝缘电阻测试仪1000V 绝缘绳索绝缘杆测试仪 三通道直流电阻测试仪 手持式回路电阻测试仪 手持式激光盐密灰密测试仪 手持式局放仪 手持式直流电阻测试仪 数显绝缘子测试仪手持式 数显绝缘子测试仪新探针 台式激光盐密灰密测试仪 停电电缆识别仪 无线高压核相器 无线核相仪 无线绝缘子分布电压测试仪 盐密测试仪老款 盐密测试仪手持 盐密测试仪新款 直流电阻测试仪44系列 发电机转子交流阻抗测试仪 空气干燥发生器服务与支持
技术文章资料下载在线留言联系我们扫码关注我们
服务热线
江苏省扬州市柳堡工业园区8号
3172983473@qq.com
Copyright © 2025江苏久益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69524号-16
技术支持:仪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